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在港珠澳大橋設立大橋展覽館的建議。
10月1日,省政府網站答復稱,擬在藍海豚島上建設中國第一個海上橋梁博物館、第一個高科技橋梁博物館。目前,大橋旅游開發相關工作正按計劃推進,大橋管理局已完成藍海豚島旅游及配套設施開發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方案,擬在藍海豚島上建設中國第一個海上橋梁博物館、第一個高科技橋梁博物館。博物館將包含九個不同主題展廳,運用科技模型與聲光電多媒體技術、機械矩陣光雕動態展示技術、全景式體驗等方式再現中國橋梁歷史變遷,講述古今橋梁故事,科普展示國外著名橋梁,講述港澳回歸歷程,港珠澳大橋建設歷程,情景式再現大橋沉管隧道“海底穿針”的場景。設計方案現已通過專家評審,現正加緊修改完善。
廈港海洋文化展示廳位于廈港街道沙坡尾,于6月16日起恢復開放,參觀需網上預約。該展示廳不僅有疍民生活用品、生產用具等老物件,還擺放著廈門第一艘觀賞性王船。恢復開放的展示廳,每小時入場人數上限為30人。開放時間為9:00-12:00;14:00-18:00,逢周一閉館。
世界三大食品展之一、一年一度的世界食品全產業鏈大會 —— SIAL 國際食品展(上海)每年5月在中國上海浦東舉行。自2000年登陸中國以來,SIAL中國系列國際食品展吸引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家參展企業,展品覆蓋飲料、乳制品、休閑食品、方便食品,糧油果蔬肉類食材,調味品等21大品類。
深圳電子電路展HKPCA Show由香港線路板協會主辦,舉辦周期為一年一屆,本屆展會將于2022年01月05日舉辦,展會地點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區),展會預計展覽面積達到50000平米,參展觀眾數量達到34974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800家。
數字展館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展館形式,對于很多博物館來說,建設智慧數字展館,給更多人以全新的瀏覽方式,比如法國盧浮宮數字博物館、紐約大都會數字博物館等,都有線上數字展廳。近日,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11月4日正式推出VR網上展館,館歌《僑愛中華》同日發布。
“5G之城”貴州移動數字展廳已于日前正式開館。該展廳位于觀山湖區貴州移動指揮調度中心內,面積約600平方米,涵蓋序廳、移動通信史、5G之城解析、行業應用及互動體驗、5G之城展望五大分區,整體方案設計立足現有行業應用業務及產品、引入行業熱點領域的新技術、新應用,以統一智能控制管理系統平臺支撐、管理和控制,通過多媒體展示、模擬場景展示、實物展示等手段,以生活情景帶入模式演繹“5G之城”。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是我們的母親河,針對黃河,近日,德州黃河河務局籌建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廳”在9月17日在齊河正式揭牌,該局的展廳也成為齊河新的文化地標。像以“黃河”主題這種類型的文化展廳,對于普及黃河流域的文化知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人不能忘本,要追溯其源頭,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疫情的出現,讓國內很多企業開始著手線上展示,當下比較火的直播就火了很久了,而線上VR展廳的出現,也讓博物館有了新的機會,其實早在前幾年,各大博物館就開始研究線上展出的形式,而抖音作為當下最流行的視頻平臺,2月20日起,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館”活動,通過直播,視頻的形式讓用戶在家就可以游覽包括湖南省博物館內部的全國著名博物館的精品館藏。
邁入2022年,疫情的余波仍未散去,新變異病毒繼續肆虐全球。零星的本土疫情在全國各地時有爆發,為了更好配合全國疫情防控的大局,主辦方經慎重考慮,原定于3月31至4月2日舉辦的第七屆廣東泵管閥展將延期至8月3-5日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辦
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有植物標本22萬號;昆蟲標本60余萬號;動物標本3萬號,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等37種,以及護士鯊、豹紋鯊、翻車魚等百余種珍稀動物標本,此外還有北極熊、企鵝、鴕鳥等國外的珍稀動物標本;古生物化石標本5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