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津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天津博物館在充分做好本館防疫工作的前提下,6月3日起恢復五樓展廳開放。
天津博物館
此次開放的展覽包括“聚賞珍玉一館藏古代玉器陳列”“青藍雅靜一館藏青花瓷器陳列”“硯拓一館藏古代觀臺及拓片展”“鏡影一館藏古代銅鏡展”“智啟津潔一嚴修與天津近代文化教育”“酸契重光一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特展”。
該館采取全員預約參觀制,自今日起,周二到周五,每日限額3000人次;周末及節假日,每日限額4000人次。瞬時流量不超過800人次。觀眾可提前7日(含當天)通過“天津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預約參觀。
據悉,天博博物館五樓展廳的“敢教日月換新天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館藏經典繪畫特展”“金石書香沁后人一周叔捐獻文物與古籍特展”已經撒展。觀眾可在“天津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云觀展。
天津博物館參觀須知:
1、天津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觀眾在開放時間內可憑有效證件到領票處領取參觀門票。團體觀眾需預約參觀。
2、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領票(周一閉館)
更多信息查看官方網站,本網站信息僅供參考,一切以官方網站為準。
來源:天津日報-記者劉茵 《天博五樓展廳昨起開放》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已成為游客游覽深圳的打卡地。
記者從河南省洛陽市文物局獲悉,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將于10月19日開館。20日起,公眾可憑身份證入館參觀。博物館共設有5個常設展廳,2個臨時展廳,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貴文物在博物館首次展出。
從浙江省博物館獲悉,浙江省博物館將于3月26日(本周四)起逐步恢復對外開放,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就要走進城市的博物館,這里藏著這個城市的秘密,各種收藏品、文物都留有歲月的痕跡,他們讓我們能夠知道,這個城市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在這個炎炎暑期,我縣博物館的開館讓市民多了一個既可消暑納涼又能了解家鄉故事的好去處。
荔灣博物館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以收藏、陳列和研究荔灣歷史、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的廣東省首家區級博物館。荔灣博物館正門位于荔灣區龍津西路泮溪酒家西側,側門位于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舊館址是民國初期英商匯豐銀行買辦陳廉仲先生的故居,于1993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有民初的中式庭園、西式別墅。
越秀區博物館位于惠福西路,即五仙觀。五仙觀為明洪武十年(1377年)建成,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廟,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越秀區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的歷史博物館,1999年掛牌成立。館內現存仙人拇跡,嶺南第一樓,后殿及五仙塑像等文物古跡。又長期舉辦有盆景展,廣州古城歷史地圖展,越秀古跡黑白攝影展,民間工藝展等展覽。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又稱廣州近代史博物館)是中國地方專門性博物館。1957年籌建,1959年建成開館。該館館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是一座中間大廳、繞以回廊、兩層圓頂的建筑。它原是清末廣東咨議局。辛亥革命后,廣東人民在這里召開大會,宣布反清獨立。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在這里舉行宣誓就職典禮。1925年9月底,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所在地。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和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等重要會議在這里召開,毛澤東主編《政治周報》時在這里辦公,譚延闿、李富春主辦的中國國民黨政治講習班和何香凝主辦的中國國民黨婦女運動講習所在這里上課。它是大革命時期一個重要的革命舊址。
2021年以來,江西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會展行業回暖復蘇。今年辦展數量,辦展規模雙雙刷新紀錄,僅上半年就舉辦規模以上展覽57場,比上一年同期增加26場,其中中國畜牧業博覽會展覽面積達16.5萬平方米,刷新了江西省承接展會規模紀錄。
廣府狀元微型博物館以“狀元文化”、“廣州本土文化”為主題元素,致力于打造草根文化、街坊文化,不少有特色的本土文化團隊都以此為活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