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德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正式開館并向社會免費開放。展館展出了民間文學、傳統戲劇、傳統舞蹈、傳統民俗、傳統醫藥、傳統手工技藝等眾多德宏經典非遺項目,多樣的非遺互動體驗,讓市民和游客連聲稱贊、流連忘返。
德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位于芒市金孔雀大道德宏州文化館三樓,展館面積906平方米,是以展示、傳播為主要功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展示館。展館設計根植于傳統非遺文化,不僅是對非遺文化的簡單展示,而是采用多種現代展陳方式和手段,多方位、多視角陳列展出了德宏州的非遺文化。
該展館是州文化館打造德宏州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也是對外展示我州非遺保護利用和傳承成果的重要載體。作為全州非遺保護的工作者,州文化館將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為非遺作品注入新鮮血液,將文化和旅游相結合,并進行大力宣傳,讓全州人民及外地游客了解我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守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民族文化瑰寶。
展館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德宏州國家級非遺項目展示區,德宏州五種世居少數民族服飾展示區,云南省級項目、國家級傳承人走廊展示區。除非遺項目主展區外,二樓還設有文創產品展示區。開展當天,文創產品展示區進行了傳承人活態展示,傣族織錦、景頗族織錦、阿昌族戶撒刀、阿昌族銀器、傣族銀器、葫蘆絲、傣族果雕、傣族制陶技藝輪番進行展示,現場觀看、購買的群眾絡繹不絕,拉近了群眾與非遺文化的距離,喚起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
圖文來源網絡,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上海全球自有品牌產品亞洲展覽會PLF(亞洲自由品牌展,上海自由品牌展,PLF)是上海市品牌授權經營企業協會自有品牌專業委員和國際自有品牌制造商協會聯手打造,是全球最大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自有品牌展和歷史最悠久的美國芝加哥自有品牌展在中國的延續。
2023年世界制藥原料中國展覽會(CPHI China),展會時間:2023年06月19日~06月21日,展會地點:中國-上海-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主辦方:Informa Markets,舉辦周期:一年一屆,展會面積:180000平米,參展觀眾:55000人,參展商數量及參展品牌達到2500家。
文化展廳有助于宣傳展示,展廳起到宣傳展示的功能,尤其是市文化展廳對于青少年宣傳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昨日,為響應全國科技周活動,充分展示市場監管科技創新成就,大力營造科技創新氛圍,8月23日-29日,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將開展為期一周的科技周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
地方文化通過展廳這種展現形式更好與觀眾發生交流,地方文化特色是當地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當地民風民俗的濃縮品,建設展廳更好的將這種文化留存并傳播下去,近日,8月6日上午,粵西航道文化展廳正式啟用。為講好粵西航道發展故事,2019年初,粵西中心黨組決定建設粵西航道文化展廳。
時隔170余天后,故宮博物院的室內展廳再次打開大門。珍寶館、鐘表館和慈寧宮、東西六宮等常設展廳一早開門迎客,午門雁翅樓展廳、武英殿和文華殿等臨時展廳則將隨著新展覽逐步恢復開放。
作為中國專業聲光、視聽行業規模最大的貿易盛會,廣州燈光音響展將于2022年2月25-28日邁入20周年這一重要里程碑。
2025年上海酒店用品展將是一個集建筑裝飾材料、工程設計、整裝定制、照明及智能客控、智慧酒店、酒店家具、酒店用品及布草、商業空間、智慧辦公、公共空間、清潔運維、無人自助、智慧零售與連鎖加盟等多個領域于一體的綜合性盛會。以下是關于此次展會設計布展動態的詳細介紹。
從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以下簡稱“世茂海絲館”)開館宣傳“吹風會”上獲悉,博物館將于2021年1月2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博物館將于2021年1月21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運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館與科大訊飛、阿科瑟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邁上“智慧場館”建設的快車道。澎湃新聞獲悉,上海博物館此前根據自身特點提出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兩方面場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方案被確認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個試點應用場景之一。